初冬时节,在巴州区大和乡板凳垭村的牧草种植基地里,成片的牧草郁郁葱葱,长势喜人。一辆现代化的履带式青饲料收获机拉着轰隆隆的声响,来来回回地忙碌在种植牧草的田地间,奏响了一段冬季的农忙曲。
大和乡牧草加工一角
履带式青储机在牧草种植地中忙碌收割
牧草种植基地里一片忙碌
在离板凳垭村10公里左右的朱垭村牧草加工厂中,几名工人们正熟练地运用打捆包膜一体机,将发酵后的青贮饲料一团团地包装起来,再运输到通江、平昌及周边村镇等方向的牛羊养殖场的圈舍中。
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提高了农事效率,一会功夫,一个青贮饲料打捆完成
牧草加工储存的青贮饲料
工人将打捆好的青贮饲料有序存放
近年来,我市启动了“2+1”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,通过以草替粮、以草换肉,发展饲草振兴推动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巴州区大和乡抢抓牧草产业发展机遇,建成了全市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大和乡示范区,通过推行“乡级统筹+村级入股+企业运营”模式,引导辖区6个村(社区)组建巴中和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种植牧草1500余亩,通过义乌巴州东西部协作项目建成年加工产能4万余吨的牧草加工厂。同时,围绕饲草产业开展沿链定向招商,成功招引巴牧粮草等企业落地,形成“种+养+加+销”的全产业链条,补全了巴中肉牛产业链的一环,助力乡村产业振兴,村民增收致富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